【文艺理论与批评】何卓伦 | 转型时刻的“劳动乌托邦”建构——新时期科幻小说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何卓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6期
本文将由此出发,从新时期科幻的典型文本中归纳出一种“劳动乌托邦”的普遍结构,这是专属于改革年代的“劳动乌托邦”,它们以全新的孤独个体的“劳动叙事”的创造为标志,悄然置换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劳动话语的政治内涵。这一结构的核心特征首次出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主题生成过程中,在一系列“科学家与岛”的故事中获得其形式规定性,并最终在郑文光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中走向终结。沿此逻辑,本文的论述将从对新时期科幻的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版本学分析开始,并回答如下问题:在这个著名文本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构成其经典意义的最核心要素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或者说,“劳动”作为该小说凸显的主题,具有怎样为人忽略的重要意义和历史性?
01
当“小灵通”开始“漫游未来”:劳动乌托邦的主题生成
通过预设一个光明的未来,虚拟一部“劳动和智慧”的历史,新时期的科幻小说中出现了首个“劳动乌托邦”。这里的“劳动”,固然关联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但也可在阿伦特的“工作”概念下加以理解—区别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活动的,一种生产物质产品、建设物质世界的活动。这样的乌托邦向其读者作出如下承诺:创造一个理想未来的关键不在于革命、不在于政治斗争,而在于扎扎实实的勤恳劳动(尤其是脑力劳动)。具体到他们这个年龄段,就是如一位小读者所自觉认识到的“认真读书,努力学文化”12,只要每个人都努力奋斗,世界就能波澜不惊地一直往前进步。然而,《小灵通漫游未来》作为新时期科幻最早的重要作品,毕竟跨越了两个时代,因而其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瓶装新酒”的过渡特征。在紧随其后而来的一组文本中,我们将看到“劳动乌托邦”作为一个主题,如何在科幻小说中获得其形式规定性,而在这种形式的创新之下,又潜藏着怎样的历史焦虑。
02
“科学家与岛”的故事:“劳动乌托邦”的“典型”形态
金涛小说集《月光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科学家与岛”这种故事类型的出现,让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那里还只是观念的“劳动乌托邦”得到了具象化呈现。“劳动”从纸上的词句一变而为具体生动的科研过程,“乌托邦”则从表面的物质丰裕深化为精神的安宁,一种如世外桃源一般无人打扰的状态。一面是对劳动的诗化想象,一面是对政治的恐惧与逃避,新的历史内容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必然为新的形式开辟道路。在这类充满张力的“科学家与岛”故事中,形式的创造性和可能性被郑文光推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并最终走向了自我瓦解的结局。
03
郑文光的“社会主义新人”:“劳动乌托邦”的潜能与限度
1 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为起点,在中国公开发表的科幻作品以年为单位呈爆发式增长。可没过多久,“清除精神污染”扩大化又让中国科幻在此后十几年里一蹶不振,直到新世纪的来临。
2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年版。
3 这里的“总印数”,是指该书第一版的150万册加上三种连环画改编本的150万册,参见叶永烈:《写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第4期。
4 韩松:《〈小灵通漫游未来〉与中国的现代性》,陈思和、王德威主编:《文学·2017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5 李静:《制造“未来”:论历史转折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6期。
6 参见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7 这个最初的版本后来收录进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之中。参见叶永烈:《小灵通的奇遇》,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8 正是因为拘泥于细节本身,一些研究者在考察了两个版本后曾被迫承认“两个版本并无明显的断裂”。参见张泰旗、李广益:《“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想象的展开》,《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6期。
9 张辛:《用劳动创造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赏析》,张学正等主编:《当代儿童文学名作赏析》,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16—718页。
10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第108页。
11 同上,第120—121页。
12 《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后,常州市一所小学的小朋友给叶永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在开展爱科学的活动中,我们和‘小灵通’交上了朋友啦!我们多么想到未来市游玩,但我们知道没有文化是不能去的。我们一定认真读书,努力学文化,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快快长大去创建美好的未来市。”参见金涛:《叶永烈和他的作品小议》,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编:《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13 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14 就算把视野局限于小说文本内部,这种批判的真诚性仍是可疑的。比如作者对珊瑚岛美丽风光以及舒适宜居的物质条件的描写是如此令人向往,而当这种环境描写以电影的形式加以具象化后,就更是如此。
15 金涛:《月光岛(科学幻想小说连载)》,《科学时代》1980年第1期;金涛:《月光岛(科学幻想小说)〔续完〕》,《科学时代》1980年第2期。
16 叶永烈:《腐蚀(科学幻想小说)》,《人民文学》1981年第11期。
17 叶永烈:《惊险科学幻想小说 黑影》,地质出版社1981年版。
18 郑文光:《古庙奇人》,《郑文光科学幻想小说选(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46—220页。
19 与其他科幻作家不同,刘兴诗的科幻更注重现实感和科学实证性,因此他并没有假想出那种完全离群索居的非现实状态,并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的“打鱼人”作为配角。不过从小说开头的画面依然可以看出他的心境:“在远处,在乱石散布的河滩上,从雾中出现一个人影。……是的,他在觅找。在这个幽邃的长江三峡里他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仿佛就是他走不尽的人世旅途,和两旁层叠竞出的青翠山峦比起来,他的影子显得非常卑微渺小,如河滩上的小石……”参见刘兴诗:《逝波》,《科幻海洋》第四辑,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20 “我觉得,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环境,会使科学幻想小说更具有艺术魅力。例如,《鲨鱼侦察兵》的典型环境是一望无际的南海,《珊瑚岛上的死光》的典型环境是海上孤岛—珊瑚岛,《飞向冥王星的人》的典型环境是西藏高原,《飞向人马座》的典型环境是神秘的太空,《欲擒故纵》的典型环境是大小兴安岭……”叶永烈:《论科学文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年版,第99页。
21 “为了塑造好科学幻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应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童恩正同志十分注意肖像描写。在《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写胡明理的肖像是:‘头发已经斑白,广额高鼻,两眼深陷,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动作轻盈缓慢,一望而知是一个长期习惯于脑力劳动的人。’”同上。
22 以下事实或许可以从侧面证明这篇报告文学与新时期科幻的联系:搞不清典型概念的叶永烈在给科学家典型形象举例时,第一个直觉想到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同上,第98页。
23 黄平:《〈哥德巴赫猜想〉与新时期的“科学”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南方文坛》2016年第3期。
24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
25 同上。
26 同上。
27 同上。
28 黄平:《〈哥德巴赫猜想〉与新时期的“科学”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29 “我写过一篇《命运夜总会》,就想作这种尝试,外国人说我是科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在他们那里是贬义,但我却恰恰想致力于搞现实主义的科幻小说,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科幻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郑文光:《谈幻想性儿童文学》,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儿童文学讲稿 东北、华北儿童文学讲习班材料选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30 金涛:《我对科学文艺创作的反思》,《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
31 杨虚杰:《科学是故乡,人文是远方:金涛先生访谈》,《科普研究》2009年第4期。
32 金涛自己也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说,他是有意选择了科幻小说这个文体,而不是简单地模仿伤痕文学,因为“在各种文学体裁中,科幻小说有着最大的自由度,表现的天地也极为广阔”。“把《月光岛》写成科幻小说,对于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深化主题以及给残酷的人生悲剧点缀些虚幻飘渺的喜剧色彩,也许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吧。”参见金涛:《我对科学文艺创作的反思》。
33 金涛:《我对科学文艺创作的反思》。
34 郑文光:《命运夜总会》,《小说界》1981年第2期。
35 谢仁生:《技术与政治:阿伦特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批判》,《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36 叶永烈:《惊险科学幻想小说 黑影》,第152、153、155、152页。
37 参见董仁威主编:《科普创作通览 下》,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年版,第471页。
38 叶永烈:《惊险科学幻想小说 黑影》,第153页。
39 尽管“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是由作者借娄山之口说出的,但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这与作者本人当时的想法相去不远:面对大规模的政治批判,作者并未试图在抗辩中将自己的思想与娄山区别开来,而是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如果把栾茀(注:当时广为宣传的历尽坎坷的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与娄山对照一下,栾茀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娄山!”由此可知,作者对娄山这个形象是高度共情的。除此之外,“《黑影》连载以后,《羊城晚报》报社以及作者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其中有一位读者说他自己就是《黑影》的主人公娄山,希望我到广东采访他,为他写报道”。从这里可以获知娄山这个形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认同。参见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第594、597页。
40 郑文光:《鲨鱼侦察兵 科学幻想小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前言”第2页。
41 高士其、郑文光主编:《儿童文学 科学文艺作品选 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序言”第3页。
42 郑文光:《郑文光谈儿童科学文艺》,刘杰英责编:《作家谈儿童文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43 郑文光:《从科幻小说谈起》,《文艺报》1981年第10期。
44 同上。
45 郑文光:《我与儿童文学》,浙江师院中文系编:《我与儿童文学(内部资料)》,1980年,第71页。
46 郑文光:《答香港〈开卷〉月刊记者吕辰先生问》,黄伊主编:《论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版,第143页。
47 同上。
48 郑文光:《郑文光谈儿童科学文艺》,刘杰英责编:《作家谈儿童文学》,第45页。
49 同上。
50 郑文光:《郑文光新作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前记”第2页。
51 关于20世纪80年代初郑文光同代人普遍的“辉煌岁月综合征”,参见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卷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7页。
52 郑文光:《飞向人马座》,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3 郑文光:《太平洋人》,《郑文光科学幻想小说选(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145页。
54 郑文光:《仙鹤和人》,同上书,第40—76页。
55 郑文光:《大洋深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6 郑文光:《战神的后裔》,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57 郑文光:《飞向人马座》,第222页。
58 郑文光:《战神的后裔》,第107—108页。
59 郑文光:《星星营》,《智慧树》1981年第1期。
60 郑文光:《“白蚂蚁”和永动机》,《科学文艺》1979年第1期。
61 郑文光:《命运夜总会》。
62 郑文光:《战神的后裔》,第138页。
63 “而到了70年代末,感到孤独和被人看不起的恰恰是这些积极分子。官方的政策帮助促成了这种局面:官方赞美专家们的贡献和威胁要降那些文化水平低的干部的级。”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卷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第732页。
64 韩松:《〈小灵通漫游未来〉与中国的现代性》,第15页。
65 郑文光:《战神的后裔》,第105页。
66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67 同上,第119页。
68 陈洁:《亲历中国科幻—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69 “然而时至80年代,不论雅俗文学及文化,妖魔鬼怪突然卷土重来,而且声势更盛以往……新中国的土地自诩无神也无鬼,何以魑魅魍魉总是挥之不去?”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70 蔡翔:《〈地板〉: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71 蒋祎:《想象的“劳动乌托邦”—十七年文学中的城市风景建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72 黄子平:《当代文学中的“劳动”与“尊严”》,《文艺争鸣》2019年第11期。